本文转自:南京日报
□ 吴云青
2025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“全民健身日”。南京各主要体育场馆纷纷推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举措,鼓励广大市民加入健身运动行列,拥抱健康生活。
运动是通往健康的有效途径,想要健康,就要多运动。运动这件事,既有获得感,也有趣味性。人们或走出家门慢跑,或走进健身房撸铁,在尽情挥洒汗水的过程中,不仅收获了健康,也收获了快乐。
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,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,需要各方协同发力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于健身的需求日趋多样化,全民健身不断衍生新场景。各地因地制宜,创新服务形式、丰富服务内容、打造赛事体系,推动越来越多的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免费开放,越来越多的赛事活动走进市民生活,越来越多的健身设施与时俱进,为人们就近健身提供了更多平台和机会。
在推动全民健身方面,南京既有政策供给,也有具体行动。比如,结合城市更新,充分整合利用城市“金角银边”,积极推进适老、适幼、适残等各类人群场地设施建设供给;再如,通过统筹规划,加强对灯光球场、百姓健身房的日常管理,大大提高了场地利用率。目前,我市健身场所“有没有”的问题正逐步破解,健身设施“好不好”问题正加快改善。一个个“见缝插针”建起的健身场地,让更多市民体验到“家门口”的幸福。
近段时间,“苏超”火爆出圈,进一步点燃了市民参与运动健身的热情。在此之前,已有“村超”“村BA”等群众赛事走红大江南北,城市马拉松、冰雪运动、户外徒步等关键词频繁登上热搜,太极拳、八段锦、赛龙舟等传统项目成为群众健身的“新宠”;更有街舞、飞盘、桨板、陆地冲浪等新鲜时尚的“小而美”项目走进大众视野,受到年轻人的喜爱……广受瞩目的体育话题,随处可见的运动场景,反映出健身条件持续改善、体育运动渐成时尚的生动变化,也折射出全民健身蔚然成风的美好图景。
j9老哥俱乐部平台全民健身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幸福指数,也是一项充满活力的事业。随着群众体育运动需求的日益多元化,努力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断升级,健身服务方式、内容、场景不断创新,已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。我们期待,通过更优异的健身条件、更丰富的运动选项、更接地气的赛事活动,带动更多人参与健身锻炼,在汗水的挥洒中,更健康、更幸福。
发表评论